“主理人”风评反转 小众审美应服务大众生活
Zhong Guo Qing Nian Bao·2025-08-22 23:59
"如果给这次体验打分的话,我会打零分。"今年5月,18岁学生周兮和母亲走进一家"主理人咖啡店", 却感受到了"不理人"。点单过程中,饮品单上写着特调和令人看不懂的风味形容词,"主理人"只顾着与 咖啡师谈笑风生;很低的露营椅让人"伸不开腿",咖啡又贵又难喝…… 35岁的自由职业者李小佐在一家"主理人火锅店"消费后认为,"主理人"这个词应代表更高的品质,不同 于工业流程,是小而精的产出。在这家店里,指引入座、清晰介绍菜品的细致服务,银锭形筷架、景泰 蓝掐丝珐琅铜锅等融入文化巧思的餐具,让她觉得即使客单价高,自己仍愿意消费。 但李小佐也发现,"主理人"这个词一定程度上被滥用了。市场上相当一部分不专业的人没有认真对待自 己的品牌,导致认真经营自己品牌的"主理人"也被抹去了价值。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斌,曾调研多家"主理人"店铺。他发现,不同于一般个体工商户, 小店"主理人"大多是青年,怀有"创业、创新、创意"的年轻心态。他们将战略规划、店铺运维、内容生 产、社群经营等集于一身,在人设打造、品牌运营上表达自己对美的独特理解。 王斌认为,"主理人"之所以认为自己和服务员、个体工商户不同,是因为他们希望通过开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