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突尼斯成为中国最要好的朋友”——访突尼斯汉学家洛特菲·谢比勒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2025-08-23 02:50
人民网迪拜8月22日电 (记者管克江)眼前的洛特菲·谢比勒个子不高,古铜色皮肤,一头雪白的卷 发。手里捧着两沓中国媒体刊发的关于他事迹的报道,他笑着说:"我和中国有着独特缘分。" 博士毕业的洛特菲起初在一家法国技术公司工作,但他从未放弃在突尼斯开展中文教育。1988年,他 回到突尼斯,在突尼斯高等语言学院开始任教生涯,其首要目标就是积极争取将汉语选修课改为本科专 业。 洛特菲喜欢人们叫他"洛特菲老师"。他这个头衔当之无愧:他是第一位获得汉语语言学博士头衔的突 尼斯人;第一名任教于大学的突尼斯籍中文教师、教授。得益于他的坚持不懈努力,中文教育进入了突尼 斯从基础教育到高等学府的各级体系。 小时候,洛特菲就被咖啡杯底下印着的方块字所吸引,"是谁写的?什么意思?"一位法国教授关于中 国哲学的讲座让洛特菲对中国文化充满了神往。1976年,他高中毕业放弃了原来的数学专业,考取了奖学 金,进入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学习。 "我本以为去中国是探险,其实是寻找到了自我。我骑着自行车到处逛,和当地民众交谈。我不仅仅 想学好中文,更想了解中国文化。"洛特菲说,鲁迅的著作让他着迷,阅读《人民日报》更丰富了自己的 视野。 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