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暴雨频发,多地突发山洪!对话水文专家徐宗学:防洪何以“为水让路”
Mei Ri Jing Ji Xin Wen·2025-08-23 05:24
每经记者|孙宇婷 每经编辑|董兴生 近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乌盖苏木东乌盖沟突发山洪,致使12名野外露营人员遇难——这一沉重事件再次将极端天气下的防灾体系推至公众视 野。当暴雨频频"光顾"北方、屡次突破防洪标准,我们是否忽略了系统性防御中最关键的一环? 针对这个话题,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前副主席、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 验室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徐宗学教授。 "在山洪易发的汛期,切勿在行洪区域逗留。"徐宗学提醒道。 面对超标准暴雨洪水,徐宗学认为,根本出路在于"为水让路"。他建议,结合城市更新与城中村改造等,建设下沉式公园、绿地与人工河湖,将其作为特大 暴雨发生时的临时滞洪区。同时,他也呼吁加强全民防洪避险教育,提升全社会对洪水灾害的敬畏和防范能力。 问诊:传统少雨北方频遭暴雨侵袭,防洪体系短板何在? 徐宗学:在北方地区,很多河流可能近20—30年甚至40—50年都没有发生过洪水,老百姓觉得这些地方是安全的,有时会在干涸的河床里堆放垃圾、建设农 家乐,甚至有些地方在河漫滩上建房子、搞养殖、种植农作物。河漫滩的土地特别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