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节从五六万元降到五六百元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日趋成熟
屈膝、甩臂、起跳、落地——这是再寻常不过的跳远动作;不寻常的则是参赛选手——一台人形机器 人。近日,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期间,数百台人形机器人在26个比赛项目中一展身手。 一同变得更"热闹"的还有产业核心零部件的供应链。 "今年的订单量相较于往年大概是八倍的增长。"近日,帕西尼感知科技联合创始人聂相如现场接受《每 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主要提供多维度机器人触觉传感器,"没有触觉的话,机器人去 做各种精细化的操作,其实都是没有办法完成的"。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国产化率已经突破70%,预计今年产业规模将突破379亿元。 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主任、研究员张清在2025企创融通汇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专场活动上指 出,实现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与性能突破,是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行稳致远、攀登高峰的关键所在。 成本下探和需求高涨的另一面,则是本体厂商与应用端企业的"不满足",产品稳定性以及应用落地的速 度,逐渐在企业心中占据更重分量。 受益于汽车产业链 人形机器人热度走高首先离不开产业链的日趋成熟。 聂相如坦言,其作为从业者感到欣喜的是,"每一家厂商相较于半年前、一年前、两年前都取得了长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