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档案里的抗战家书丨与妻书,予家国
Xin Hua She·2025-08-25 11:13

危急关头之际、生死未卜之时,抗战英烈提笔写下与妻书,字里行间是对妻子的诀别、对家人的牵挂, 对家国的赤诚。 炮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无数中华儿女奔赴战场,用血肉之躯筑起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 纸短情长,言不尽意。捧起泛黄的信笺,让我们一同聆听那些跨越时空的深情告白。 与妻:生死相托皆不舍 "现在此逃难中,最要紧是食饭。其他要尽量省钱。""我身体平安请勿念。专此顺颂……"1944年夏末, 妻子程俊璧颤抖着拆开一封来自前线的家书,丈夫余子武那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 这封信,是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2军151师副师长余子武在前线寄给妻子的一封告知平安的家书。可就在 收到信的几天前,程俊璧刚刚得知丈夫已在衡阳会战中壮烈牺牲的噩耗。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无数将士选择舍小家为大家,用生命捍卫山河国土、民 族尊严。 战火纷飞年代的与妻书中,将士们常常叮嘱妻子保重身体、照顾家庭,字字句句透露出对家的牵挂。然 而国难当头,先烈只能将儿女情长抛之脑后,毅然决然奔赴战场。 正如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军200师师长戴安澜在1942年赴缅作战前写给妻子的信中所言:"为国战死,事 极光荣""又我去岁所经过之事,实太对不起你,望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