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征收“机器人税”,时机成熟了吗?

编者的话:"也许是时候对机器人和人工智能(AI)软件征税了。"美国《财富》杂志今年年 初以此为题,将"机器人税"这一话题引入公众讨论。而在近日举办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 动会上,中国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对"向机器人征税"的公开表态,再度引发行 业内外对这一设想展开热议。随着人工智能及人形机器人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替代人 力"的担忧日益显著,也使"机器人税"这一政策构想在美国、德国、韩国等多个国家持续引 发探讨。究竟应如何设计"机器人税"?其背后涉及哪些复杂的经济与社会因素?从全球产业 发展的角度看,当前是否已经具备了开征此税的条件?《环球时报》记者就上述问题展开了 深入调查。 一种前瞻性应对方案 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预测,到2050年,全球"类人机器人市场"的总规模有望突破5万亿美元,将有超过 10亿个人形机器人投入使用。这一巨大增量意味着,未来几十年内,人类社会或将迎来一场影响力不亚 于互联网普及的技术替代浪潮。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更是预测,未来每个人都会拥有3到5个机器人。在 此背景下,不少人开始担忧机器人的介入会导致自己失业。对于这一问题,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 盖茨在2017年就公开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