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记者手记:从一发火箭看航天人的“中国速度”

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 记者手记:从一发火箭看航天人的"中国速度" 新华社记者宋晨、陈凯姿 8月26日凌晨,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火箭的尾 焰映红了人们的脸庞,也将记者的思绪拉回至之前的采访场景中。 测控指挥大厅,一声声口令依次响起。前后方操作人员默契配合,将动力系统测试记录表的每一项流程 逐一打上对勾。 "这是今年第3发任务,一发新火箭在首飞当年就形成高密度发射是很少见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 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宋征宇介绍,面对国家卫星互联网工程建设的紧迫需求,长征八号甲运载 火箭首飞即开启高密度状态。 "用严谨对待每一次发射,以创新突破下一发任务",是航天人跑出"中国速度"的诀窍。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并行工作"是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自诞生以来锚定的工作状态。当长征八号甲遥二 运载火箭转入发射区,完成吊装上塔工作后的第二天,长征八号甲遥四运载火箭就无缝衔接,起竖在垂 测平台。 为何采取如此紧密的工作模式?宋征宇介绍,当前在只有一套垂测平台和一支测发队伍的情况下,要通 过对总装和测试工作的优化提高人员效率。对比传统测发模式,并行模式可减少一周左右的发射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