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刊速读 | 资管新规、理财投资策略调整与债券信用利差
Xin Hua Cai Jing·2025-08-27 20:46

一、引言 2018年4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资管新规)正式实施,推动银行理财业 务全面进入净值化转型阶段。新规之前,理财产品以资金池模式运作,设定预期收益并依赖刚性兑付, 风险由银行体系隐性承担。这种模式在表面平稳的水面下积聚了大量暗流,掩盖了不断累积的期限错配 和信用风险。 新规要求打破刚兑,禁止资金池运作,实行独立建账、穿透管理和期限匹配,将风险定价权重新交还市 场。核心措施之一是统一估值方式:摊余成本法逐步让位于市值法,产品净值需实时反映资产价格波 动。对风险偏好较低的个人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理财产品不再是静态的预期收益型资产,而成为在市 场波动中起伏的动态资产。 这一制度变革不仅是资产估值方法的调整,更改变了理财机构的资产配置逻辑,尤其是对久期策略的选 择,从而影响不同久期与资质的债券信用利差。围绕这一问题,研究聚焦于2022年初这一净值化元年开 启时点,将估值方式调整作为外生冲击,利用双重差分(DID)方法分析政策前后信用利差的变化与机 制。 二、政策背景与市场环境 ①理财净值化转型的演进。理财估值方式的改革可划分为四个阶段:资管新规发布前,多数理财产品为 非净值型,采用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