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丨从一棵梭梭,看生态改善与农牧增收互促共赢
Xin Hua Wang·2025-08-28 01:09
"之前我们使用'乔木造林',但由于干旱缺水的气候条件,乔木无法自然更新,林地随着老化逐渐枯萎死 去。"阿拉善左旗科林草局林业正高级工程师刘宏义说。 "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近日走进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宗别立镇百万亩梭梭林示范基地。图为2025年8月 2日拍摄的梭梭林。 新华网记者 陈硕 摄 新华网北京8月28日电(记者 陈硕)近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宗 别立镇百万亩梭梭林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登高远望,四周是一望无际的梭梭林。梭梭林脚下,它 的"黄金搭档"肉苁蓉正在生长。 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低平的"不毛沙地",当地农牧民以放牧为生。 "赶上干旱,地里的草不够吃,农牧民还要购买草料喂羊,收入微薄。"阿拉善左旗宗别立镇茫来嘎查党支部 书记王忠宁和记者回忆道。 对于种梭梭,当年绝大多数农牧民是反对的,"草都不长,雨都不下,种这玩意儿能活?" 农牧民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作为全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阿拉善盟境内横亘着巴丹吉林、腾格里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记者脚下 示范基地的位置,正好处在乌兰布和沙漠与贺兰山之间的夹道,风沙危害非常严重。 "'乔木造林'的失败,让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