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读懂“人工智能+”背后的产业深意
Xin Hua She·2025-08-28 10:25
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 题:记者手记:读懂"人工智能+"背后的产业深意 新华社记者王悦阳 从连接赋能到认知赋能,从建平台、汇数据,到育智能、创价值,技术的浪潮迭起,传统思维方式、生 产方式和治理模式等都将被重塑,生产力实现跃迁。 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钟新龙向记者打了个生动的比方:如果说过去十年, 我们致力于构建四通八达的信息高速公路,那么未来十年,核心任务则是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运行无数具 备自主决策与协同能力的"智能体"车队。 人工智能对产业的赋能不仅仅局限于生产过程,也表现在设计、中试、服务、运营等各个环节;不只落 地在工厂、企业,更赋能于供应链和产业生态。比如,中信泰富特钢集团通过建立质量数据共享平台, 跨界联合汽车、装备业共建数字研发中心,带动中小供应商转型升级,推动材料、设计和制造一体化创 新。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推动经济社会 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面的行动指南。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一词之变,既是技术向新的体现,也折射出产业动能的变迁。 "互联网+"实现人、物、数据、服务的高效连接和海量汇聚,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