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炫技热潮过后,投资人开始考核创业公司商业化

"前两年机器人创业公司比较浮躁,只要做一个会翻跟斗的机器人,就觉得未来估值都是几十亿。"2025 数博会期间,轩元资本管理合伙人王荣进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创业者变得更为成 熟,纷纷开始围绕场景布局商业化落地,投资人也相对更加冷静。 据王荣进粗略测算,目前的机器人创业者中,将近一半来自于汽车圈,另有25%左右来自高校,剩余 25%来自互联网大厂。 一个直观的表现是,它石智航、星海图等在内的明星创业公司创始人均出身智驾领域。王荣进分析称, 智驾从业者入局具身智能受资本青睐,原因在于具身智能和汽车两个行业之间在供应链、技术复用、场 景迁移等方面有非常强的协同性。 电池、芯片、传感器、自动驾驶等,都是人形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行业可以共用的供应链。何小鹏此前 受访时说,在制造层面,人形机器人约有七成的零部件和电动汽车相通。 商业化能力已成为投资人下注的决策标准之一。宇树科技背后的投资机构——首程资本管理合伙人朱方 文8月中旬时提到,去年投资主要看团队、技术路线和Demo(演示)效果,今年则纳入量产交付能力的 评价指标。 当行业步入拼量产、卷订单的阶段,一位正入局具身智能的从业者近期接触投资人后意识到,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