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七夕乞巧的N种打开方式:什么是“投针验巧”?
Zhong Guo Xin Wen Wang·2025-08-30 05:54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七夕来临,不管是牛郎织女的传说,还是穿针乞巧等民俗, 都蕴含着独有的文化韵味。 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郑艳表示,如今人们熟悉的"七夕",实际上由两个核心传统融合 而来,一个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爱情故事,另一个则是古代女子"乞巧"的民俗活动。 "乞巧"的方式非常之多,比如穿针乞巧、投针验巧等等。女子则会祭拜织女或"巧娘娘",方式不尽 相同,但心愿同样美好。 牛郎织女传说何时诞生? 从星象角度来说,牛郎星、织女星位于一个星群之中。古人发现,到了初秋的夜晚,银河转到正南 北的方向,此时牵牛星和织女星则分别处于银河两岸。 郑艳介绍,南朝梁代殷芸所写的《小说》中,曾记录过该故事某个较早的版本,在民间口耳相传的 过程中,这个故事逐渐转变成为今天人们听到的、更浪漫的"鹊桥相会"版本。 "乞巧"的N种打开方式 除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之外,"乞巧"也是七夕的一大主题,"乞巧"的方式也非常多。 最早兴起的乞巧方式,是"穿针引线",《西京杂记》中即有相关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 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说明汉代七夕节的主要活动便是穿针乞巧。 魏晋以降,穿针乞巧成为七夕节普遍流行的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