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打造校地协同“订单式”人才培养新模式
Xin Hua Ri Bao·2025-09-01 22:20

□ 周立云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当前,我国农科人才培养体系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适配 问题,亟须深化农科教育改革,创新协同育人机制。扬州大学作为我国农科教育的先行者之一,自2010 年起与江苏省张家港市、常熟市等地政府深度合作,首创校地协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育人 主体与用人主体的有机融合,为新时代农科教育改革提供了鲜活样本。 国家战略导向与地方发展需求的耦合驱动 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党的 十九大报告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的具体部署,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2022年,教育部、农 业农村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 校地合作,探索推进涉农专业订单定向人才培养计划。校地协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精准对接国 家战略需求,创新培育兼具现代农业技术、经营管理能力和乡村治理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既彰显了高等 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又切实回应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对高素质人才的新要求。 应对区域人才困境的现实选择。江苏省苏南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具有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