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建设宜居城市这么做!
Jing Ji Ri Bao·2025-09-03 10:18
建立完善"人口—产业—空间"动态监测与评估机制。构建都市圈功能协作网络,统筹基础设施与公共服 务,促进大中小城市优势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形成多圈层分布、高效集约的空间格局。加强智慧治 理,运用大数据优化交通流线及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升空间利用效率与生活便利度。 推动产业空间优化。开展产业用地协同机制、政策保障及产城融合路径探索,建立产业用地腾挪转移机 制,优化布局以促进区域功能协同。完善支撑体系,围绕产业发展资金保障、协同发展平台建设及跨界 融合准入机制,立足本土特色与优势,突破阻碍与壁垒。完善政策体系,科学制定差异化空间产业政 策,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坚持短期空间资源集聚与长期可持续性相结合的原则,运用科技提升空间治理 效能,塑造"绿色低碳、创新高效、均衡协调"的城市空间格局,驱动城市功能升级和品质提升。 企业是城市空间优化的重要主体,应把握政策机遇,参与联动发展区建设,共同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 务建设,构建"中心城区—新区—新城"的均衡格局。增强空间效能,开展"工业上楼""复合用地",提升 土地集约度,并积极响应城市更新,盘活低效工业用地及老旧厂区,实施产城融合,将其改造为创新园 区和数字基地,对接城市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