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卡脖子"到领跑者:中国3.6万吨挤压机的破局之路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2025-09-04 01:58
一块通体炽红、重达数十吨的钢锭,正被一股难以想象的磅礴伟力推动。不到30秒的时间,一根火红色 钢管从挤压机顶端冒出,巨大的钢锭瞬间被挤压成形。支撑这一切的,正是巍然矗立于中国兵器北重集 团挤压车间、拥有"工业脊梁"之称的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 该成果不久前入选了"2025年度全国企业科技工作者评价案例攻坚克难百大优秀案例"。它从无到有、由 弱到强的征途,是中国工业奋力跃升的缩影,更是中国兵器北重集团无数科技工作者用智慧与汗水写下 的强国注脚。 这根"工业脊梁"的诞生与突破,源于一个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科学家、北重集团总工程师雷丙 旺。 刻骨铭心的"卡脖子"之痛 时间回溯至2006年,中国高端制造领域面临一个难以回避的窘境: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难变形合金制 件受制于国外,超临界火电大口径厚壁耐热钢管、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棒材、核电大口径不锈钢钢管等 国家重大工程所需的大型制件被国外"拿捏"。 这些制件往往要求整体成型,尺寸巨大、结构复杂,其制造心脏--重型挤压装备,被誉为"工业母机", 是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 几经论证,他提出了大型挤压机新构型,目标锁定在挤压管材直径1.2米,挤压力达世界最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