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重器“破圈”,新兴产业“拔节”
Xin Hua Ri Bao·2025-09-04 21:35
今年,我省"AI+生物医药"领域再添创新引擎——江苏省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技术产业研究院。通过整合 顶尖人才、搭建高端平台、创新合作机制,该研究院加速破解生物医药产业"卡脖子"难题,推动多项科 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记者近日在该研究院人工智能结构生物学中心看到,科研人员正借助江苏首台对外开放服务的300kV冷 冻电镜,开展蛋白质三维结构解析实验,来自省内高校、三甲医院及创新药企等20余家单位的研发人员 在此协同攻关。 编者按由省科技厅主办、省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承办的"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将于9月11日 在南京开幕。本次大会以"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创新融合发展打头阵"为主题,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 宽领域集聚配置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加速成果落地和产业化。会前,记者深入 探访多家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挖掘我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 一线案例和创新做法。 □ 本报记者张宣蔡姝雯杨易臻 8月15日,由无锡长电科技(600584)研发的国产首台28纳米关键尺寸电子束量测量产设备成功出机, 该成果填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关键环节的空白,提高了国产芯片高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