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天目山“长出”国际合作新故事
Hang Zhou Ri Bao·2025-09-05 02:17
朱学三(前排左五)和美国飞行员等在白宫前合影 营救杜立特主题展 在临安降落的 1号机机组成员 坠落在浙皖交界西天目山豪天关的1号机残骸 9月2日,在天目山下盛村畈的一块农地旁、昔日美机轰炸日本的"长机"指挥官杜立特落地敲窗的农 舍里,"营救杜立特主题展"建成开放。展览中一架仿制的美B-25轰炸机和三块战机残骸碎片,掀开了一 段尘封的历史,把人们的思绪又拽回到83年前中美联合抗日的那段烽火岁月。 1942年4月18日,"珍珠港事件"后,美国部署实施轰炸日本行动。为确保战机平安返航,美方决定 与中国结盟联合抗日,完成轰炸任务后的战机将在衢州机场着陆。 然而,轰炸行动却出师不利。美方意图早早被日军识破,轰炸行动在仓促间提前进行。屋漏偏逢连 夜雨,就在机队完成轰炸"凯旋"返航的途中,遭遇了恶劣天气,再加上行动仓促,未来得及与衢州机 场"打招呼",致使参与行动的16架轰炸机悉数与地面失联,被迫选择迫降或弃机跳伞。 科尔降落在距杜立特降落点6公里的太湖源镇射干村,被村里的保长(村长)送到了浙西行署。 波特和布雷默降落在太湖源镇碧淙村,被村民"押到"了吴家祠堂,"遇到"了略通"洋文"的村小学教 师朱学三。正是朱学三一句夹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