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电池光暗交替环境下光电转化效率提高
Ke Ji Ri Bao·2025-09-08 00:13
记者近日从中山大学获悉,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柔性电子学院首席科学家黄维和柔性电子学院 讲座教授秦天石领衔的科研团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关键性进展。团队不仅深度剖析了该电 池在真实昼夜循环运行时的失效核心原因,还创新性地开发出无锂掺杂新技术,为钙钛矿电池的产业化 进程注入强大动力。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能源》上。 团队提供了一种经过验证的、简单有效的替代方案,为设计下一代兼具高效率和高运行稳定性的钙钛矿 太阳能电池指明了清晰的材料设计方向。 该项成果由南京工业大学和中山大学科研团队共同完成。目前,该研究已获得专利保护。下一步,团队 将继续推进相关技术的转化应用。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近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取得了显著突破,其能量转换效率已突破26%。不过,在长期稳定性 尤其是在真实户外环境下耐久性的短板,成为其走向商业化并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一大障碍。尽管世界 纪录级别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已通过各种稳定性测试,但这些测试多为持续光照或恒暗条件,难以在日 夜更替的实际情况下投入使用。 "这对电池的实际应用和商业化构成了重大挑战。"秦天石介绍,研究团队通过实验发现,在明暗交替循 环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