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元勋”的抉择与坚守
Ke Ji Ri Bao·2025-09-09 02:23
9月3日,于辛以"两弹一星"元勋后代的身份,受邀到天安门广场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大会结束后,他在下榻的宾馆接受了科技日报记者的专访。 "工作人员把我们照顾得很好。"一见面于辛就说,"我们其实没做什么,我们是普通人。真正了不 起的是他们,是我们的父辈。" 于辛的父亲是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其实,于辛是在2013年之后,才开始 深入了解父亲的。 母亲去世后,于辛整理家里的旧报纸,看到1987年5月12日《工人日报》上发表的一篇时任核工业 部部长蒋心雄的文章,标题是《学习于敏,为祖国强盛而拼搏》。文中提到,于敏受命于"危急存亡之 秋",担负起理论设计学术领导的主要责任,让核武器理论研究队伍有了主心骨,"在此后的几年,科研 上又连续取得了新的突破性的成就,有了质的飞跃"。 这和于辛印象中的父亲不太一样,他意识到,父亲"很神秘"。 于敏虽然得过不少奖,但他总淡淡地说:"都是大家的功劳。"2013年后,于辛开始和父亲聊,和父 亲身边的同事聊,查阅历史资料,才慢慢了解父亲那一代人取得成绩的背后,有多少艰辛、迷茫和困 惑。 在氢弹突破之后,于敏作为理论研究和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