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火不熄:新疆八钢七十余载蜕变记
Zhong Guo Xin Wen Wang·2025-09-09 08:34
八钢厂史馆里,一张黑白老照片记录着1949年前的新疆:几名农牧民用木犁艰难犁地——那时,新疆不 能生产一斤铁、一斤钢,最基本的农具都是木制。1952年,经过半年多化冰取水、人拉肩扛的艰苦岁 月,第一炉钢水奔涌而出,改写新疆"手无寸铁"的历史。 这炉火七十几年从未熄灭。 "学习与引进",是上世纪90年代八钢前总工程师李子文的工作关键词。1994年,面对当时设备落后、工 艺陈旧的困境,八钢抓住改革开放后国外技术设备引进窗口期,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连续式小型轧 钢生产线,突破了传统轧机只能生产单一品类的限制,实现角钢、扁钢、小槽钢等多品种高效连续轧 制,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 "引进不仅是买设备,更是学理念、育人才。"李子文说,通过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八钢培养出一批精通 现代轧钢工艺的技术骨干,为自主创新埋下火种。 如今步入八钢,在高炉区,机器人正执行无人化巡检;中央调度中心的巨屏上,数据实时奔涌,洞察全 局;远离高温粉尘的控制室,工人通过远程操控,即可智慧指挥整个连续生产流程……这幅智能生产的 图景背后,是八钢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 直到现在,张爱年都不习惯穿白衬衣。 作为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