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课后服务提质:在“托管之外”重构教育的温度与广度
Qi Lu Wan Bao Wang·2025-09-09 14:39

课后服务的质变,本质是教育理念从"补位"到"赋能"的跃迁。此前,部分学校的课后服务难逃"看孩 子、写作业"的单一模式,沦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尾巴";如今,"按需设课、多元供给"的逻辑彻底改写 了这一定位。在浙江某农村学校,教师依托当地茶园资源开设"茶文化探究课",学生既学采茶制茶,也 研究茶叶种植的生态知识,更用文字记录茶农故事——这样的课后服务,将劳动教育、乡土文化、语文 实践熔于一炉,让教育不再是割裂的知识点,而是融入生活场景的完整体验。这种转变的核心,在于打 破了"教育=课堂"的思维定式,承认每个学生的兴趣禀赋差异,用个性化课程为"因材施教"找到落地路 径。 更深层看,课后服务提质是对"教育为民"初心的回归,也是对"双减"政策内涵的深化。对家长而 言,"延时托管"解决的是"接娃难"的民生痛点;而"特色课程"则回应了"如何让孩子全面成长"的深层焦 虑。当孩子能在课后服务中找到自己热爱的领域——无论是摆弄机器人、创作水墨画,还是参与志愿服 务,他们收获的不仅是技能,更是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对生活的热爱。这种转变,让教育不再只盯着分 数排名,而是回归"培养完整的人"的本质,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成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