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兴衰
1914年,亨利·福特将流水线引入汽车生产,其工厂所在的底特律也随之崛起。鼎盛时期,每8名底特律 工人中就有1名在汽车工厂上班。1955年,福特汽车工人的时薪达到5美元,远超同期其他行业的平均水 平,工人仅凭一个人的工资就能轻松养活一家老小。 福特、通用、克莱斯勒齐聚一堂引发集群效应。从钢铁冶炼到玻璃制造,从轮胎生产到精密仪器制造, 围绕汽车产业链的2万多家配套企业陆续扎根这里。在"车链"的带动下,底特律逐渐成为美国乃至全球 汽车工业之都,汽车产量一度占全美汽车总产量的八成。 巅峰时期,底特律的城市人口突破180万人,成为仅次于纽约、芝加哥和费城的全美第四大城市。沿着 伍德沃德大道,可以依次看到三大巨头的总部大楼,成排的工厂从城市中心一直延伸到郊区,十几万台 机床同时运转的轰隆声震得人脑袋嗡嗡响。 然而,这种盛况并没有持续多久,转折点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 近日,"美国底特律上空天降美钞,路人尖叫捡拾"的新闻在网络上热传。据报道,这场"现金雨"大约持 续了5分钟,数千张20美元纸币倾泻而下,总计撒下约6万美元。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名叫斯莫克,是当地 一家老牌洗车店的继承人。他声称,此举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