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沪光股份:一根线束背后的汽车零部件行业蝶变

本报记者 陈红 三十多年前,一把剪刀、一把剥线钳,让昆山沪光汽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沪光股份")叩开 汽车线束行业的大门;"十四五"规划启动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给公司带来转型机遇;如今,这家昔 日的小作坊已完成蜕变——从传统手工制造升级为覆盖仓储、开线、压接、检测、总装的全流程智能制 造模式,公司不仅打破外资核心技术垄断,更以"中国智造"成为全球线束领域的标杆。 近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联合《证券日报》等媒体启动"我在'十四五'这五年 上市公司在行动"主题活 动,沪光股份的五年蝶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这既是企业自身的跨越,更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 从"跟跑"到"领跑"的生动注脚。 资本赋能:夯实发展根基 自1988年创立以来,沪光股份深耕线束行业37载,稳步走出"品质筑基—智能转型—全域扩张"的扎实路 径。2000年起,公司成功进入上汽大众有限公司供应链体系并获其A级供应商资质,2008年启动智能制 造转型,2015年切入新能源线束赛道,完成前期核心能力积淀。 2020年,沪光股份正式登陆A股市场,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成人礼",更成为其撬动产业 升级的"金钥匙"。在此之前,尽管公司已打入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