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来源难追踪?最新报告聚焦如何完善渔获物追溯体系
Nan Fang Du Shi Bao·2025-09-16 11:01
南都讯 记者王玮 发自北京 9月16日,我国近海伏季休渔全面结束。近海捕捞渔业在保障民生和供应水 产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过度捕捞、海洋污染及栖息地破坏等因素已导致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渔业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不断改革渔业管理措施,并逐步尝试推行渔获物可 追溯管理。然而,当前渔业管理体系的完善与政策落地仍面临诸多挑战,资源衰退态势尚未根本扭转。 为解决上述痛点,报告提出四项行动建议,助力中国构建"来源可追、去向可查、责任可究"的近海捕捞 渔获物可追溯体系。 在制度设计上,报告建议加强顶层设计与法律框架,出台电子化管理与跨系统数据互通的配套规定,填 补制度空白;优先在重点渔区和高价值物种中开展试点,稳步推进全链条可追溯。 在此背景下,近日发布的《中国近海捕捞渔获物追溯体系构建研究与行动建议》报告,旨在为中国建设 完善的近海渔获物可追溯体系提供参考,推动渔业可持续转型。 报告还建议实施差异化监管,根据物种和渔船规模分类管理,以降低合规成本,同时确保监管有效性。 该报告聚焦渔获物从捕捞到上岸阶段的可追溯管理。厦门大学南强特聘教授曹玲指出:"渔获物可追溯 管理至关重要。一套架构完整、执行有效的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