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藻水共治”书写生态答卷 中国智慧守护“高原明珠”
CCCCCCCC(HK:01800)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2025-09-21 07:10

如今,这7座平台或固定或移动,犹如水上"生态卫士",持续守护滇池生态。"一旦无人机巡查发现蓝藻爆发水域,我们会第一时间派遣可移动式平台进 行应急处理。重点区域则设有固定吸藻站长期作业。"中交生态环保院滇池蓝藻治理项目生产副经理朱建飞介绍。除了藻水分离和尾水回补,该平台还将过 滤产生的藻泥转化为资源,经无害化处理后制成生态有机肥,用于周边农田、花圃施肥,"变废为宝"。 初秋的滇池福保湾,一座大型蓝色平台矗立湖面,正全力运转。它一边"吞入"含藻湖水,一边"吐出"清澈尾水,高效完成藻水分离与清水回补。9月19 日,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中外媒体联合采访团登上中交集团为滇池量身定制的"藻水共治"一体化平台,实地探访科技治藻的"中国智慧"。 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中外媒体联合采访团在中交集团为滇池量身定制的"藻水共治"一体化平台采访调研。人民网记者 张武军摄 作为滇池"藻水共治"体系的核心装备,平台的诞生源于滇池长期的蓝藻治理困境。2024年,中交集团所属中交生态环保院根据滇池蓝藻富集特点,在福 保湾、新河湾等重点区域布设7座平台,形成国内最大水上"藻水共治"集群,日均处理藻水能力总计45万立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