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磁约束版可控核聚变还面临三大技术挑战
Jie Fang Ri Bao·2025-09-23 08:52

随着科技突破和资本投入,可控核聚变这一未来清洁能源离商业化应用越来越近。9月22日下午,2025 浦江创新论坛·未来能源:可控核聚变专题论坛在上海举行,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国际组 织副总干事罗德隆、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立波等专家做了主旨演讲。 可控核聚变俗称"人造太阳",是解决人类能源和碳排放问题的一个"终极方案",已成为全球竞相布局的 前沿科技领域。它模拟太阳发光发热过程,在极端高温高压下,控制核聚变反应的速度和规模,使轻原 子核结合成较重原子核时释放巨大能量。聚变能源的主要原料有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其聚变反应产 物是无放射性污染的氦。 罗德隆在演讲中表示,未来这种能源进入商用阶段后,公众不必"谈核色变",因为其安全性很高,任何 故障(如磁约束失效)都会使聚变反应立即停止;聚变电站年产废物量约为裂变电站的1/10,且半衰期 为几十年,无需对放射性废物进行上万年封存。 实现可控核聚变的技术路线有很多,可分为磁约束、惯性约束、磁惯性约束三类。磁约束技术的主流装 置是一种名为"托卡马克"的环形容器,惯性约束技术的核心部件是激光驱动器。 中国聚变公司采用磁约束技术,在细分技术领域走的是一条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