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两亿元罚款突袭!中国车企海外遭遇维修数据开放危机
本文转自【法治日报】; 今年9月,澳大利亚汽车服务与维修监管机构(AASRA)向比亚迪、极氪、小鹏、Smart和零跑5家中国 车企发出合规警告,指控其涉嫌违反澳大利亚《机动车服务与维修信息制度》(MVIS)。若指控成 立,每家车企可能面临最高1000万澳元(约合4700万元人民币)罚款。 从全球视野看,强制公开维修数据信息成为监管趋势。除澳大利亚外,欧盟建立了系统化法规,要求车 企以非歧视方式向独立维修商公开技术信息;美国多州也通过维修权法案,保障消费者对维修渠道的选 择权。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一趋势正从汽车行业向电子设备、农业机械等领域扩散,折射出全球市场对 公平竞争生态的共同追求。 由此看来,强制公开维修数据信息已成为重塑产业生态的监管共识。上述实践共同指向一个核心命题: 维修垄断引发的系统性代价已迫使全球监管从被动纠偏转向主动构建公平竞争生态。 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有银指出,车企通过控制技术信息、配件供应链和服务网络,构建排 他性售后闭环,导致消费者陷入双重困境:一方面,维修选择权被压缩,被迫接受品牌授权服务商的高 报价;另一方面,故障代码与维修细节不透明,使普通用户难以判断维修必要性,过度维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