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海水硫酸盐含量揭开5600万年前北极海洋加剧全球变暖谜底
Ke Ji Ri Bao·2025-09-26 01:25
5600万年前的极热事件时,北极海洋是如何加剧全球变暖的?9月25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 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上刊发论文揭示了此谜底:海洋硫酸盐浓度 的微妙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就像一个"化学开关",引起了全球气候变化。 "因为硫酸盐严重不足,犹如燃料短缺,'发电厂'无法正常工作,甲烷只能进入海水中。"项目负责 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一歌解释,"这时候,另一类喜欢氧气的细菌开始快速'燃 烧'甲烷,就像高温燃烧释放大量废气一样。" 研究团队通过检测一种特殊的分子痕迹,成功复原了5600万年前的甲烷氧化过程。这些分子痕迹就 像古代细菌留下的"身份证",显示在PETM事件后期,进行"快速燃烧"的甲烷分解细菌活动显著增强并 达到高峰。 "通过读取这些'身份证',我们可以准确知道当时哪类微生物在工作,是慢燃发电还是快速燃烧, 工作强度有多大。"论文第一作者金泛寿博士说。 PETM 时期北极海洋甲烷氧化路径转变概念图。研究团队供图 研究发现,这一时期北极海水中CO2的浓度水平比全球平均值高200-700ppm,说明北极海洋从原本 吸收二氧化碳的"海绵"变成了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