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半现金流为负:新松机器人陷“拿地”后遗症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下称"工博会")上, 机器人 (300024.SZ,下称"新松机器人")展台人头攒动,其多可仿生 人形机器人 "睿 可"系列刚刚斩获机器人届的"奥斯卡大奖"——CIIF大奖。 然而,这场技术秀场的聚光灯背后,却是公司近年来在资本市场与经营业绩上的持续低迷。被誉为"国产机器人先行者"、"机器人第一股",新 松"第一"的头衔却似乎越来越名不副实。 量滞利亏 2025年半年报显示,新松机器人实现营收16.60亿元,同比微降0.07%,增长近乎陷入停滞。更令人担忧的是其盈利能力,报告期内归母净利 润-9535.82万元,同比大幅下降54.3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22亿元,同比下降12.66%。毛利率14.62%,同比亦有所下滑。 这份成绩单在行业复苏的背景下显得格格不入。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报告称,2025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3.36%。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同期工业机器人 产量达36.93万套,同比猛增35.6%。行业整体向好,"老牌"新松机器人的业绩疲软尤为刺眼。 | | | | | | | 甲:70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