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5秒钟,生成两套完整的旅行方案,细致到可以准确了解地铁口到民宿的步行线路!“长假走中国•AI探热度”系列报道①
Mei Ri Jing Ji Xin Wen·2025-10-01 16:05

高速上的车流里,新能源车主在路途中对着大屏幕发出指令,就可以提前在下一个收费站下单咖啡、餐食并预约充电桩。 千公里外的网红城市,城市管理部门利用"城市大脑"自动调配洒水车、清洁机器人作业路线,保证高流量下仍有良好的市容市貌。 每经记者|王紫薇 丁舟洋 每经编辑|段炼 魏官红 董兴生 潘海福 2025年国庆中秋长假即将开启,人的流动,是假期的老常态。而智能的流动,却是千行百业变革的新寻常。 假期不停工的智能工厂,人员难免缩减,人工智能(AI)正在补位。 2025年,"人工智能+"行动上升为国家战略。曾经停留在概念里的智能技术,正像秋光漫过田野般,浸透工业车间的机床、农田垄亩的灌溉系统,也渗入 文旅景区的服务终端、医院诊室的问诊屏,融进交通物流的调度网络、城市治理的指挥中枢。 我们总在追问:当机器越来越智能,人的价值何处安放?在智能车间,工人的回答是"从拧螺丝到管系统"的蜕变;在智慧农田,从播种到收获的每一个环 节都实现了数智化管理和操作。正如那些在AI辅助下重获生机的非遗技艺,技术从不是替代者,而是让匠心与创造力更自由生长的土壤。 当下的"AI+产业"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