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众秘境” 风险管理要放在首位
Nan Fang Du Shi Bao·2025-10-03 15:24
这篇文章提供的信息很实用,可谓"小众出行"安全指南。比如常见的"野路探险",近年来很受游客欢 迎,但安全事故频发。文章就提醒,应当拒绝探险未开发的"野景点",选择景区备案的成熟路线。而对 于风险较高的山区行,文章还提到,应当提前下载离线地图;出发前向景区或民宿报备行程,标记补给 点和紧急下撤路线,携带哨子,遇险按"三短三长三短"规律吹哨求救;对于山区比较常见突遇风雨这种 情况,除了带好装备,文章还特别指出:若已出现浑身发冷、手脚僵硬等失温征兆,应当及时喝温热糖 水补充能量,搓手跺脚促进血液循环,快速脱离低温环境。 就在这两天,全国多地出现不少"反向旅游"安全事故,相关风险值得重视。 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扎尕那景区,有游客在没有报备的情况下,于上月底从措美峰违规穿越 扎尕那景区,导致一人死亡一人失温的悲剧。有参与者为此总结了三个教训:第一没有导航、没有路 径;第二是盲目相信自己,没有跟队友说清要去哪里以及没跟后面的队友交代清楚,失联以后队友也只 能干着急;第三就是没有卫星电话,无法及时联系外界。尽管已经走了出来,可他依旧感慨不已,表 示"从来都没有征服过山,是山放过了我。" 假期出行,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