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态治理提供“京津冀方案”
Jing Ji Ri Bao·2025-10-03 22:08
日前,京津冀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发布,集中展示了三地生态建设的创新实践。从燕山山脉到渤海之滨, 京津冀正以"生态+"创新路径重塑发展格局。通过政策协同、产业升级与消费引导,这片土地正将生态 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生态治理提供可复制的"京津冀方案"。 生态优势正转化为发展胜势,得益于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打破行政 区域限制,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美 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京津冀三地完善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体制机制,为区域生态创新注 入新动能。 也要看到,京津冀"生态+"发展仍存在短板:部分地区生态修复与产业结构调整进度不均衡;一些地方 地下水超采与部分流域水生态修复任务仍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需完善;等等。这些问题亟待通过 系统创新破解。 完善跨区域协同治理的制度设计。深化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基于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补偿标准动 态调整体系,将水源涵养量、碳汇增量、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等核心指标纳入核算范畴,同时构建补偿 资金跨区域监管评估机制,切实实现区域生态治理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强化科技创新在"生态+"发展 中的驱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