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三十载:书写“绿进沙退”生态画卷
Jing Ji Guan Cha Bao·2025-10-06 02:06
(原标题:治沙三十载:书写"绿进沙退"生态画卷) 治沙不仅要靠技术,更要靠人。林业站构建起"生态管护员+社会管护员"的管护体系,马尚军便是社会 管护员之一。"我干了10年护林员,看着沙窝子变绿,每月2400多元的工资也让日子稳当不少。"马尚军 说,当地群众通过参与治沙、管护,不仅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更在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昔日的"治沙 人"变成了"护绿人",也成了脱贫攻坚的"受益人"。 经济观察网 据央广网报道,夏日哈镇曾是风沙肆虐的"重灾区",过去这里是"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 草"的沙漠荒地,植被覆盖度不足5%,"沙进人退"是当地群众的共同记忆。 三十余载攻坚,夏日哈镇的治沙答卷愈发厚重:植被覆盖度从5%跃升至40%,风沙天气较往年减少近 六成;曾经的流动沙丘被草方格和林木固定,青杨、新疆杨连片成林;鹿、石羊时常在林间穿梭,"绿 进沙退"的生态图景在高原上徐徐展开。 都兰县林业和草原局项目管理室负责人王永军介绍,林业站在长达30年的防沙治沙历程中不断摸索与尝 试,最终一套"组合拳"式的沙障技术成为防沙固沙的核心利器——1.5米×1.5米的草方格沙障是基础防 线,工作人员用当年新鲜稻草,经划线、运草、铺草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