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推动量子计算迈向“万原子时代”
Ke Ji Ri Bao·2025-10-08 23:32
近日,由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合肥实验室上海研究基地)、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 学等单位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通过人工智能(AI)和量子计算的跨界融合,成功构建了世界规 模最大的无缺陷二维和三维原子阵列,以2024个原子规模刷新了该领域的世界纪录。相关论文日前发表 于国际期刊《物理评论快报》。 正因如此,世界各国围绕量子计算原型机的研制展开激烈角逐。在并行推进的超导、离子阱、光量子等 多种技术路线中,中性原子量子体系因具有高扩展性、高保真度、高并行性等优势,在过去十年中迅速 脱颖而出,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但受困于技术,中性原子阵列的规模始终止步于 数百个原子,如何将其扩充至数千甚至数万个原子规模,成为通往通用量子计算机道路上首先要解决的 问题。 算力限制是科学技术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没有足够的算力就无法有效进行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复杂 算法运算。量子计算机被视为破解算力瓶颈的"终极武器",其有能力在瞬间破解传统计算机需数千年才 能完成的难题。 原子阵列面临规模化瓶颈 可扩展的量子比特系统是实现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的基石,量子比特越多,计算能力越强。对于超导与 光量子等其他体系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