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青计划”今年迎多个“首次”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逐渐构建完整艺术成长闭环
Jie Fang Ri Bao·2025-10-10 02:05
记者 诸葛漪 突破传统戏剧边界的多感官剧场作品《风之痕》,将剧场转化为"记忆实验室",从根本上重新定 义"观看"的维度。跨文化团队协作的电子音乐剧场《星潮胜览》则融合了印尼甘美兰音乐的演奏元素, 来自不同学科的创作者相互激发艺术灵感,共同将思想和情感转化为声音与视觉符号,构建起跨领域对 话的"发声器"。 个展《天空呼吸的频率》依托跨学科合作,将宇宙气象学、信息技术、数字艺术与装置、影像、剧 场等传统艺术形式进行深度融合,有效拉近了艺术与生活、社会的距离。群展《出神之境》通过装置、 影像、声音与行为表演等媒介构建多感官通道,创造一种可被身体感知、被情绪牵引的全新观看方式。 委约作品实验川剧《芙蓉大饭店》以"话剧为骨,戏曲为魂",采用沉浸式小剧场先锋样态呈现布莱 希特经典话剧《四川好人》。音乐剧《消灭多余的我》聚焦三个灵魂的奇幻历程,探讨自我认知与生命 轨迹。邀约演出系列也呈现多元、丰富、精彩的格局,包括以刘慈欣的《三体》为灵感的"来自星空的 未来音乐会——三体世界的召唤"音乐会,"世界和平颂歌——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上海和伦敦轮流 举办的"未来·观——中英青年数字创意展",以及以传统杂技为基点,融合现代舞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