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西问·中国学|张西平:“中国学”具有怎样的世界性意义?
Zhong Guo Xin Wen Wang·2025-10-10 07:04

东西问·中国学|张西平:"中国学"具有怎样的世界性意义? 编者按: 2025年10月13日至15日,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将于上海举行,以"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为主题。中新社"东西问"特推出系列策划,专访部分 与会学者,期冀呈现中国学领域前沿的深厚积淀与最新面向,于10月10日起陆续播发,敬请垂注。 中新社上海10月10日电 题:"中国学"具有怎样的世界性意义? ——专访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国际汉学》名誉主编张西平 世界中国学的诞生在当下为何必然?已有数百年历史的海外"汉学"研究可否与今日的"世界中国学"研究接轨?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将于10月13日至15日在 上海举行,再度吸引中外多领域学者对"世界之中国"展开交流探讨。近日,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国际汉学》名誉主编张西平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 访,阐释中国学的世界性意义,以及世界为何应从历史长河中认识今日之中国。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西方对中国的学术化研究最初因何而起?"世界中国学"的诞生在当下为何是必然且必需的? 张西平:西方对中国的学术化研究源于地理大发现后中西文明直接碰撞交流的需求。彼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通过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