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私有化进行时 股价应声而起

证券时报记者 钟恬 来源:证券时报 股价"拯救者" Wind的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已有21家上市公司因私有化退市,包括北京建设、复星旅游文 化、粤丰环保、中粮包装、首创钜大等。相较于进行中的案例,那些已完成私有化退市的企业,更清晰 地展现了退市前的股价路径——在低估值与流动性不足的双重压力下,私有化要约成为股价的"拯救 者",多数企业在退市前实现估值修复。 10月9日,汇丰控股宣布拟溢价超30%私有化恒生银行,当日恒生银行股价应声暴涨25.88%,引爆市场 对港股私有化热潮的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已出现20多起私有化相关案例,涵盖金融、地产、消费等多个领域。 从央企背景的大悦城地产到老牌消费企业金利来集团,从北京建设溢价2.5倍退市,到金利来集团反对 票超四成的失败,相关公司股价表现迥异:私有化不仅重塑着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也成为观察市场估值 逻辑与资本动向的最佳窗口。 私有化动作频频 在2025年的私有化赛道上,头部企业的动作始终牵引着市场目光。无论是金融巨头的内部整合,还是央 企平台的战略收缩,私有化方案一经披露,往往引发股价的脉冲式上涨。 作为港股市场的"蓝筹标杆",恒生银行的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