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烟火 | 长夜惊鸿粘膏染
Guang Xi Ri Bao·2025-10-11 04:03
10月4日,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瑶寨,家家户户传来"唧唧复唧唧"的机杼声,白裤瑶同胞忙着纺纱织 布。 黎凤珍坐在老旧木纺车前,双脚轻踩踏板,手中梭子如游鱼般在经纬间穿梭。梭声唧唧,一天光阴 便织就3米白布。在此之前,她和姐妹们已花半年光阴制作粘膏;入冬后,又要在白布上作画、染色、 脱膏……整套工序需耗费整整一年。这就是传承千年的白裤瑶绝活——粘膏染,而黎凤珍,正是国家级 非遗项目瑶族服饰的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如今,她制成的白裤瑶盛装,每套价值超万元,贵的不是 布料,而是时光里沉淀的匠心。 时间回溯到8月底,天刚破晓,黎凤珍便与乡亲们踏着露珠走进深山。他们肩扛竹梯、手提木桶, 去收集粘膏。粘膏树只生于白裤瑶聚居地,树干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刀痕,像是岁月的印记,又像外化 的年轮。每年4月,白裤瑶必派人进山,在树干上砍凿。时间越久,粘膏渗出愈丰。 晨光透过密林,黎凤珍仰头望去,高耸的粘膏树上,乳白色的粘膏液正从刀痕中缓缓渗出。他们小 心翼翼地用木片将粘膏刮入桶中,高处则需架梯采摘。"粘膏黏性极强。"黎凤珍轻声解释,"我们都会 备一桶清水,一旦沾手必须立即清洗,否则只能回家用火灰揉搓才能化解。" "山中蚊虫叮咬,日头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