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方小城的绿色发展实践:生态修复、产业转型、民生增收
Zhong Guo Xin Wen Wang·2025-10-10 10:07

北方小城的绿色发展实践:生态修复、产业转型、民生增收 中新网乌兰察布10月10日电 题:北方小城的绿色发展实践:生态修复、产业转型、民生增收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秋日的苏木山林场松涛阵阵,20余万亩人工林与天然灌木织就绿色长城;三美公司车间里,智能化矿热 炉推动冶炼业低碳转型;卢家营村农家乐里,游客欢声笑语见证村民增收……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 市兴和县,这一幕幕场景,正是当地推动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同频共振的生动写照。 作为连接内蒙古东部与京津冀的"生态屏障"和"能源通道",兴和县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红利,勾勒出 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北疆新图景。 荒山变林海的北疆传奇 走进兴和县苏木山林场,清风掠过20余万亩人工林与9.8万亩天然灌木林交织的"绿色海洋",草木清香 沁人心脾。很难想象,这片森林覆盖率达74.8%、栖息着超过100种鸟类的生态宝地,曾是岩石裸露的 荒山。 "造林得讲方法,更得靠坚持。"全国劳动模范、苏木山护林人董鸿儒的话语,说出了这里的蜕变历程。 图为三美熔炉点火仪式。 兴和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传统产业的低碳新生 在兴和三美绿色发展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32000KVA硅锰半密闭直流矿热炉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