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憋了20多年,中国打响夺回大宗商品定价权第一枪!
Jin Tou Wang·2025-10-11 09:27

中国终于主动"掀桌子"了。 10月1日,就在中国人开开心心地度假旅游的时候,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爆出了一个大消息, 中国停止购买澳大利亚必和必拓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甚至连已经装船的也暂缓接货,只保留人民币结 算的交易通道。 中国为何突然对澳矿"亮红牌"? 因为,中国要拿回属于买家的真正定价权。 按理说,作为全球最大的买家,我们应该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但很遗憾,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我们却 长期扮演着"冤大头"的角色。 由于普氏指数作为主流定价机制,其形成依赖于矿商和钢厂的报价,而非行业正常供需和平衡利润率。 这种定价机制导致上下游利润分配严重失衡。澳大利亚矿业公司开采成本仅18-24美元/湿吨的铁矿石, 卖到价格高达100美元以上,利润率超过150%。 相比之下,2024年中国重点钢铁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0.71%。澳大利亚每年出口约10亿吨铁矿石, 利润达200亿美元,而中国生产约10亿吨钢铁,利润仅30多亿美元。 面对如此困局,痛定思痛之后,国家层面开始布局,用的全是堂堂正正的"阳谋",分2步走实现破局。 第一步,整合内部,一致对外。 从二十一世纪初开始,我国就持续推进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例如将武钢、宝钢合并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