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跟 AI 说“谢谢”吗?你以为的礼貌,却是隐形而巨大的能源消耗
 Xin Lang Cai Jing·2025-10-12 07:23
图片|豆包AI生成 "请""谢谢"——这两个承载着人类文明最基本礼仪的词汇,正在悄然成为数字时代的"隐形杀手"。 OpenAI创始人山姆·奥特曼的一句估算,让全球用户陷入沉默:每年因用户对AI说"请"和"谢谢",产生 的额外电费高达数千万美元。 这不仅是技术伦理的争议,更是一场关于资源分配的全球性博弈。 当我们在屏幕前敲下"谢谢"时,是否意识到这轻飘飘的两个字,正推动着数据中心吞噬相当于整个国家 电网的能源? 礼貌的代价——从键盘到电网的能源暗流 在旧金山湾区某座玻璃幕墙包裹的数据中心内,成千上万的GPU正以每秒数万亿次运算的速度处理用户 请求。 当一位用户输入"请帮我写一封辞职信"时,系统需要先解析"请"字的社交意图,再拆解"辞职信"的语义 结构,最后调用语言模型生成符合人类习惯的文本。 这个看似简单的交互背后,隐藏着惊人的能耗链条:单个token(约4个汉字)的处理需要消耗0.0003度 电,而一句包含两个礼貌词的请求,足以让某台服务器的冷却风扇多旋转15秒。 这种消耗的可怕之处,在于其指数级叠加效应。ChatGPT日均处理2亿次请求,相当于每秒要应对23000 个"请"或"谢谢"。 环保悖论——效率神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