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校劳动教育“应有何为” 清华马院探索劳动教育必修课
Zhong Guo Qing Nian Bao·2025-10-12 23:11

清华大学师生向农民学习"翻地机"使用。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供图 去年暑假,清华大学新开了一门夏季学期劳动教育课程。近年来,社会上关于高校劳动教育不乏质疑之 声:劳动教育是否在"没苦硬吃"。 今年授课时,课程主讲教师孙洁民直接回应:"某种程度上是这样的,有些'自找苦吃',但吃苦不是教学的 目的,而是本课程的内容。因为农业劳动、工业劳动、调查研究等,只要认真去做,多少要吃些苦。" 这门课就是清华大学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现代工业系统与劳动实践"。 2024年夏季,该课程首次开课。而今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以下简称"马理论专业")"3字班"(指2023级 入学。是清华大学的一种班级编号方式,末位数字代表入学年份——记者注)的学生们,是第二批"尝鲜 者"。 他们怎么理解劳动教育中的吃苦、流汗?在深入田野、工厂一线的过程中,他们对劳动者、劳动过程、劳 动意义,又有怎样新的认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多位清华马理论专业师生,一起探讨高校的劳动教 育"应有何为"。 让学生走出书斋、沾上泥土汗水 谈及为什么想开一门"让学生们走入农田、走进工厂"的劳动教育课,清华大学马院院长朱安东回想起十几 年前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