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无人机装上“电子鼻”:中国团队突破低空大气精准感知技术
Ke Ji Ri Bao·2025-10-13 05:46
在中国民航大学,一架搭载特殊"电子鼻"的无人机正在进行飞行测试。它不仅具备常规的视觉感知能力,更能实时"嗅"出大气中百万分之一浓度的一氧 化碳变化,并精准绘制其三维浓度分布图。 这项突破性技术的核心,是陈达教授团队研发的微型化机载气体传感模组。这个仅硬币大小的装置犹如无人机的"嗅觉神经",以其为核心构建的"飞— 感—算"一体化监测终端,实现了对大气环境的智能感知。 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传感器领域国际期刊《美国化学会传感器》上,标志着我国在低空环境智能感知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这项技术为无人机在环境 监测、应急救援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 无人机感知"看得见"却"嗅不到" 在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物流配送、电力巡检、农业植保、测绘等诸多领域。然而,在环境监测和应急响应等对信息感知要求 更高的场景中,传统无人机却面临着"看得见"却"嗅不到"的技术瓶颈。 "目前环境监测主要依靠地面固定监测站,这些站点虽然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但其'点状'分布模式存在明显局限。"陈达指出,由于站点布局稀疏、数 据更新慢,传统监测手段难以捕捉污染物在复杂环境中的立体扩散规律,特别是在应对突发污染事件时,往往难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