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黑马” 为什么又是它?
Mei Ri Jing Ji Xin Wen·2025-10-14 15:26
眼下,被称为"人造太阳"的可控核聚变,正拉开新一轮能源变革的序章。 其所代表的是一种有关未来能源的想象:一滴海水就能释放相当于300升汽油的能量,它不仅将大大降低用电成本,还将为包括AI在内的高能耗产业提供关 键能源支撑。 昨天,"我国离实现'人造太阳'还有多远?"的问题登上热搜。回顾合肥的发展历程,从一座城市的突破中,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科研布局 有一种说法是,合肥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的两个未来产业,一个和中科大有关系,一个与科学岛有关系,这两个未来产业其一是量子技术,中科大的 科研水平可以与全球最高水平平起平坐,而另一个未来产业就是可控核聚变。 在科学岛上,有着被外界称为合肥可控核聚变的"铁三角"。除了BEST和CRAFT之外,还有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又被称为"东方超环"。它们 构成了合肥可控核聚变的"核心地带",背后又有一个共同身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坐标安徽合肥,10月13日,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取得重要进展——偏滤器原型部件顺利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在此之前,紧凑型聚 变能实验装置BEST主机关键部件——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顺利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