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大学使命,摆脱“AI依赖”困境
Zhong Guo Qing Nian Bao·2025-10-17 03:51
DeepSeek等人工智能应用的相继推出,重塑了网络信息的传输和接收方式。对于大学生而言,生成式 人工智能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想象、拓展知识边界。不过,部分学生则因为惰性驱使而陷入了AI依赖 的困境,从而丧失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去年,南京农业大学和浙江大学的两位老师对来自13所高校的3000多名大学生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 本科生使用生成式AI辅助学习的频率较高,其中"有时使用""经常使用"和"总是使用"的占比分别为 32.92%、40.49%和12.29%;有三四成的本科生表示自己会直接复制AI生成的内容。这一情况在笔者的 课程中也时有上演,所以我会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比如组织无手机状态下的随堂测验答题,或者要求学 生提交附带摘录页码的读书笔记等。 那么,应该如何引导大学生处理与AI技术的关系呢?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智能机器作为人类"镜 子"与"他者"的角色正在不断凸显。作为"镜子",智能机器帮助人类内窥到深层的认知规律,也在一些 侧面反映着现实世界,映照出人类的局限。因此,大学生在使用AI时,应该将其视为一面用来参照 的"镜子",而不是对其过度依赖或完全拒绝尝试。 在研究生群体中,AI依赖的问题更为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