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生态价值转化“毛细血管”
Jing Ji Ri Bao·2025-10-17 22:05
金融机构主动创新,进一步打通了生态价值转化的"毛细血管"。要从机制建设、产品创新、政策协同等 方面着力,彰显绿色金融在生态价值转化中的主力军作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理念,是新时代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 遵循,深刻指明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从实践来 看,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可衡量、可变现的"金山银山",关键在于打通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的 通道。而绿色金融,正是衔接这一通道的核心纽带。 从发展成效来看,我国绿色金融已形成"多元支撑、规模领跑"的格局。目前,绿色金融服务已从早期的 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两大支柱,逐步拓展至绿色股权、融资租赁、信托、保险和基金等多个领域,构建 起覆盖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绿色产业发展的全链条金融服务网络。截至2025年上半年,我国金融机构 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到42.39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0%,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前 列,这些数据充分彰显了绿色金融在服务生态价值转化中的主力军作用。 金融机构的主动创新,进一步打通了生态价值转化的"毛细血管"。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将环境效益纳入 风险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