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 “制造业”大单频上新

天轶2.0在福田康明斯发动机工厂进行料箱搬运本报记者郑萃颖/摄像 物料架最高处有1.7米,人工搬运造成损伤的风险较大。但天轶2.0具备升降能力,可执行从低处到 高处的搬运任务。 "我们现在处于'从0到1'的探索阶段,接下来,工厂会进行从'1到n'的应用场景拓展。"福田康明斯 发动机工厂智能制造主任工程师黄运保表示,希望机器人未来能提升自主决策能力,帮助工人完成一些 高频、重复的工作。 天轶2.0在进行料箱搬运视频为公司提供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产品经理赵雨蒙介绍,具身智能机器人落地工厂将分为两个阶段:先作为 产线工人助手,协助完成任务;随后与工厂智慧系统对接,产线指令可直接下发给机器人,使其成为工 厂生产的一个部门。未来,针对工厂场景的机器人,还可在负载能力、作业精度、任务执行效率三方面 提升,比如搬运更重的物料,针对狭窄搬运场景灵活调整,轮式机器人搬运料箱任务的效率进一步提高 (目前搬运一次耗时1—2分钟),助力行业打造"最能跑、最好用"的机器人。 此外,具身天工2.0、天轶2.0目前还在3C制造、汽车制造领域进行部署,并与电科院合作落地电力 巡检场景。 10月17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实地探访位于北京市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