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零碳园区建设提速 中小企业探索破解高成本难题
当前,多地正积极推进零碳园区建设。从政策支持到企业实践,零碳园区已成为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抓 手。在零碳园区建设过程中,能源结构转型面临多重现实难题:不同园区存在资源禀赋差异,能源管理 水平参差不齐;园区中小企业参与能源改造存在资金、技术门槛,制约园区能源结构向清洁化、高效化 转型。"智慧化"成为零碳园区走出能源结构转型困境的关键路径。 ● 本报记者 郑萃颖 政策与市场驱动零碳园区建设 今年以来,康芬生物CEO徐莉明显感受到零碳园区建设升温。在江苏兴化的工业园区内,康芬生物建设 了4000多平方米的新厂房,工厂屋顶铺设光伏板,为工厂生产供能。同时,邻近的豆制品企业凯宇生物 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豆渣提供给康芬生物,后者通过生物发酵技术生产有机肥料,发酵产生的二 氧化碳用气囊储存后提供给工厂旁的温室,用作供给植物生长的气肥,帮助整个生产流程减碳。目前, 康芬生物还用同样的技术为百威亚太处理生产废料酒糟。 "一方面,将工厂按照零碳标准来建设,符合公司主要客户对供应链降碳的要求;另一方面,碳足迹更 少的有机肥料在出口销售时更有竞争优势,可获得产品溢价。"徐莉表示,在兴化工厂建成后,康芬生 物已收到多个园区的入驻邀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