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专门立法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 完善“三位一体”保护举措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Chang Jiang Shang Bao·2025-10-27 01:52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李璟 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 10月24日,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由自然资源部、农业农 村部联合起草,共8章65条,内容主要包括明确耕地保护总体要求,强化目标约束、完善保护布局,严 格占用耕地管控,全力提升耕地质量,严格责任追究等。 而随着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意味着我国即将迎来首部专门针对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的国家立 法,为我国粮食安全战略构建坚实的法治基础。 草案以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为核心,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了系统集成,填补空白、补齐短板, 通过"长牙齿"的硬措施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构建系统完备、协同有效的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制度体系。 草案共8章65条内容,明确了耕地保护总体要求,规定国家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 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值得关注的是,草案突出系统保护理念,强调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生态功能稳定,遵循量质 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的原则,坚持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针对耕地"非农化"问题,草案规定,国家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控制,坚持"以补定占",加强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