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构建生物多样性金融 多维度支撑体系
Jin Rong Shi Bao·2025-10-28 00:36

金融产品多点创新 破解生态项目融资难题 为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生物多样性保护,我国金融机构推出多元产品。我国将生物多样性融入绿色金融政 策体系,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手段加大支持力度,如贵州"梵净生态账户"、四川"川碳快 贴"、深圳"绿票通"等引导低成本资金支持生态修复。浙江衢州、安徽黄山等地探索自然风险评估、信 息披露与信贷挂钩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推出GEP质押贷款、湿地碳汇贷、生物多样性绩效挂钩贷等创新 产品。 债券方面也实现突破,国开行、建行及海南省政府等发行生物多样性主题绿色债券,中国银行在国际生 物多样性金融伙伴关系(PBF)框架下,发行全球首笔生物多样性主题绿色债券。保险方面,宁波试点 林地保险、张家界推出大鲵保险,有效覆盖生态项目风险;生态补偿机制同步推进,贵州红枫湖元宝枫 项目通过选育兼具水质净化与经济价值的元宝枫,构建"退耕—还林—林下经济"复合收益流:元宝枫籽 油、林禽药菜立体种养、碳汇及生态旅游共同形成超2000元/亩的年收入,累计利润足以覆盖绿色信贷 本息,为生态项目盈利提供可复制样本。 在2025外滩年会上,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2025年度课题《自然和生物多样性金融:理论和实践》(以下 ...